“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食盐中碘含量有下调余地,但不宜大幅度下调,而是小幅度下调。

圣元公司会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相信最终结果能够给予圣元公司乃至整个乳品行业一个公道。弄清病理最直接的方法是对奶粉进行检测。

“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

产品反复接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测,均未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武汉市儿童医院姚辉教授表示,由于性激素有十多个分类,而医院的设备有限,目前仍无法对奶粉中是否含有性激素进行检测。圣元否认奶粉致女婴性早熟 将起诉两家媒体 2010-08-09 00:00 · cash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针对武汉三女婴性早熟事件中,家长提出奶粉一事,圣元公司7日在其官方网站刊发公开信,称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表示产品激素含量更无懈可击。国家药监局负责药品检测的中国药品检验总所工作人员称,除某些保健食品之外,目前我国药监部门尚未开展食品检测业务,要检测奶粉中的激素成分,现在肯定不能送检,而且不受理个人申请。政府职能部门已采样 公开信称已将事态上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并由其向国家主管部门汇报恳请查明事实,给全社会一个科学严谨的交代。

圣元公司承诺将主动配合各媒体就此事的报道,并向媒体通报事件进程。圣元奶粉称将起诉两家媒体 重庆晚报8月9日报道 国内奶粉市场再起波澜。2009年我国沿海地区调查显示,上海、辽宁、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成人、乳母和儿童的尿碘中位数都在100微克/升-250微克/升之间,碘营养状况总体上是适宜和安全的,但尿碘水平偏低个体比例较高,尤其是孕妇,尿碘水平低于150微克/升的人群比例为46%。

陈祖培说,取消统一碘盐浓度标准是科学补碘的体现。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整?这是否意味此前我国补碘过量?我国食盐碘含量标准进行过几次调整?针对这些疑问,标准的主要研制人、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组长陈祖培 卫生部26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降低我国食盐碘含量的上限值,同时全国也将不再统一碘盐浓度。陈祖培指出,全国各地饮食习惯差异大,盐的摄入量不一样,如上海居民每天摄入盐在5至8克,而黑龙江则可能达到10多克,这样实行统一的碘盐浓度确实不合适陈祖培指出,全国各地饮食习惯差异大,盐的摄入量不一样,如上海居民每天摄入盐在5至8克,而黑龙江则可能达到10多克,这样实行统一的碘盐浓度确实不合适。

为此,1996年就规定碘含量的上限值不得超过60毫克/公斤。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食盐中碘含量有下调余地,但不宜大幅度下调,而是小幅度下调。

“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

此外,陈祖培指出,未来几十年,食盐的碘含量还有调整。他说,当前为防控慢性病的发生,我国提出控盐策略,盐摄入量减少,碘摄入量也将随之减少,因此以后还有可能再提高食盐的碘含量。据预测,这次调整执行后,人群尿碘有可能从246微克/升下降到200微克/升左右。陈祖培说,取消统一碘盐浓度标准是科学补碘的体现。

此前有报道提出,食盐补碘可能导致我国沿海地区人群碘营养过量。2000年我国将生产环节的碘含量出厂不低于40毫克/千克下调为平均35毫克/千克。食盐碘含量的调整还会继续 食盐碘含量的动态调整是正常的。对此,陈祖培介绍说,卫生部专门就此发布了《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报告表明:从人群尿碘水平和膳食碘摄入量两方面评价,我国除高水碘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和安全水平,沿海地区也不例外。

陈祖培说,多年来,我国已对食盐碘含量进行过三次调整,这次将是第四次调整,以后再进行调整依然还有可能,但是每次调整都要基于全国的监测数据。食盐补碘将迈上因地制宜之路 根据《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全国将不再统一碘盐浓度,各地可在规定的范围,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碘含量的平均水平。

“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

陈祖培说,5个省尿碘水平只是略微偏高,均没有超过350微克/升,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精细的微调是为了更多地区人群的碘营养接近理想的适宜水平,而大幅度调整则可能给碘缺乏病留下隐患。目前,我国实行统一的碘盐浓度,均值为35毫克/千克。

基于科学数据的动态调整正是科学补碘的要义之一。他还指出,自1995年以来,我国加碘盐企业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食盐的碘含量和均匀度都有了明显提高,在生产、流通等环节中损失量大大减少,从而保证了盐中碘含量的稳定,这也为这次食盐中碘含量的适度下调奠定了基础。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整?这是否意味此前我国补碘过量?我国食盐碘含量标准进行过几次调整?针对这些疑问,标准的主要研制人、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组长陈祖培 卫生部26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降低我国食盐碘含量的上限值,同时全国也将不再统一碘盐浓度。处于适宜水平的仅9个省份。我国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大于碘过量的健康风险。陈祖培说,调整后人群碘营养水平由碘过量降低到碘营养水平处于充足和可接受水平,2002年和2005年两次全国碘营养监测结果显示,儿童尿碘水平分别下降到241微克/升和246微克/升,说明这次调整是有效的。

卫生部专家否认居民摄入碘过量 5省尿碘略偏高 2010-07-28 00:00 · cash 卫生部26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降低我国食盐碘含量的上限值,同时全国也将不再统一碘盐浓度。我国专家经讨论和论证,在世界首次提出把尿碘水平降至300微克/升以下是可接受的碘营养水平,这样既能向人群提供足够的碘,又把副作用的危险性降至最低水平。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整?这是否意味此前我国补碘过量?我国食盐碘含量标准进行过几次调整?针对这些疑问,标准的主要研制人、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组长陈祖培27日接受了记者专访,详解这次标准的主要内容。降低碘含量并不意味碘过量 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食盐碘含量将由20-60毫克/千克,调整为20-30毫克/千克。

2005年全国碘营养监测结果为:儿童尿碘水平为246微克/升。16个省份处于大于适宜量水平,为200-300微克/升。

陈祖培说,人体碘营养63%来自食盐,来自食物的很少,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海产品都含碘高,所以沿海地区人群不一定碘摄入就多。另外,监测数据也表明,全国各地尿碘水平不一样,有高有低,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调整难度较大。尽管全国水平处于可接受水平,但有5个省份处于过量水平,大于300微克/升。2009年我国沿海地区调查显示,上海、辽宁、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成人、乳母和儿童的尿碘中位数都在100微克/升-250微克/升之间,碘营养状况总体上是适宜和安全的,但尿碘水平偏低个体比例较高,尤其是孕妇,尿碘水平低于150微克/升的人群比例为46%。

1997年全国碘营养监测结果显示:儿童尿碘水平为330微克/升,提示儿童尿碘水平大幅升高,这是由于向重点人群滥补碘(乱用加碘保健品和碘油丸)所致。这意味着我国食盐补碘将走向因地制宜。

卫生部及时要求碘盐覆盖率已经大幅度提高的多数地区,停止碘油丸的投服,同时提出科学补碘的原则和口号。碘含量有下调余地但不宜大调 在碘缺乏病防治取得重大成绩、人群碘营养处于可接受水平的情况下,为何要对食盐含量进行调整?陈祖培说,这次调整主要是根据尿碘水平的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普通人群碘营养水平适宜标准为,尿碘中位数在100微克/升-200微克/升之间,孕妇人群的碘营养不足标准为小于150微克/升。这是一次很正常的微调,这样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我国人群补碘过量。

制定食盐中的碘含量标准,要综合考虑人体需要量、膳食结构以及食盐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碘流失等情况。食盐加碘并未造成我国居民的碘摄入过量。因此,这次的标准将给地方因地制宜设定碘盐浓度的权力。1995年全国碘营养监测发现,由于对食盐中碘含量没有规定上限值,导致部分地区的盐碘含量过高,有的高达100毫克/公斤。

当年的全国碘营养监测结果发现,儿童尿碘水平为306微克/升,处于偏高水平二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为98.0点(景气标准为100点),比上季度上升0.1点。

中经乳制品产业预警指数为80.0点,与上季度持平,处于浅蓝灯 由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编制的2010年二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今日发布。从具体指标看,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乳制品行业产量比上季度减产12.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产53.4万吨。

行业要真正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实现健康发展仍需方方面面的努力。产品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增长17.7%。

相关推荐